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

獨輪武嶺行。第四天。七月九日。以及檢討

四點起來摸黑搞定裝備、裝滿了水。
04:21出發,04:29把車推回省道台8線。
天根本就還是暗的,不過亮得很快,
加上這個時間沒什麼車,天大亮之前才一兩輛經過,其實不算太危險。

除了看不太清楚地面坑洞外,這個對獨輪車倒是不太妙。
兩輪的只要速度不快,經過不要太嚴重的坑洞印象中是沒有大問題,
不過如果對獨輪車不熟,或是才剛學會,經過坑洞往往會失去平衡甚至需要跳車。

我想主要是因為獨輪車經過坑洞時獨輪車是連車帶人全部往上彈,
而自行車相較之下只有前或後輪彈起,較不易失去平衡吧。
一開始要上路時也是需要習慣這點,畢竟臺灣大部分的路並不算是很平。

04:45經過119k、05:01經過121k、05:38經過123k、05:53經過125k。
六點十分經過128k,然後就到了碧綠神木。

意外遇到兩位攝影師,早起來拍蝴蝶(小灰蝶),不過聽說今年蝶況不好,辛苦他們了。
聊了一陣子,接受了一罐八寶粥和幾包小餅乾,拍了幾張照片後,06:51才繼續上路。

08:08經過138k,平均騎兩公里左右需要下車伸展放鬆,不然屁股真的很痛。
08:40經過143k,到了新白楊。

算是一個還滿大而且有洗手間的休息點,不過可能因為還早沒有什麼人,拍完照片上路。

接下來就是無止盡和屁股疼痛的戰鬥……
雖然可以直接在坐墊上調整受壓迫的位置,不過可能是因為騎乘時間的緣故,
容易被壓到的地方都被壓遍了……所以怎麼調都還是會痛,只能下車休息喝水照相。

09:14過146k、09:56過151k,10:18到了洛韶,在養護工程處參觀了一下。



隨著海拔的降低,以及越來越接近中午,天氣也越來越熱。
11:22經過豁然亭,和一些清潔人員聊了聊,
11:37到了西寶,在西寶國小旁找了個有遮陰的棚子狠狠補充了水分。

最後經過迴頭彎、文山、白楊步道入口,終於在12:56到了169k,天祥。


原本今天的目的打算住天祥青年活動中心,不過在評估時間和體力後,
又查清楚天祥到新城大概才二十公里左右,決定直接騎完,就可以收工回家。
於是在這邊做了中途的休息,和熱情的遊客聊天,接受了人家的烤香腸,
在天祥青年活動中心花了十塊錢用了十五分鐘的電腦(其中一半時間在搞定連線問題),
14:15才繼續上路。

之後的路程就算是太魯閣景點密集的區域了,幾百公尺到一兩公里就有景點,
於是休息的機會也變多,加上時間推進到下午,氣溫也越來越宜人。
經過綠水、合流、岳王亭,在慈母橋前發生了一件悲劇。

我的左踏板鬆動了。
這本來就是這台獨輪車的問題,只是出發前忘記準備一把小扳手,想不到還真的發生了。

雖稱不上大問題,反正騎沒多久都會休息,休息時用手把它轉回來就行,只是有點麻煩。
剛好看到路旁有正在施工的大哥,和他借了扳手來鎖緊。

花了一點時間,他的傢伙真不是普通的多,但是偏偏就是沒有適合踏板的尺寸……
前前後後拿了五種以上的扳手,就是沒一個合用,最後問他有沒有尖嘴鉗才鎖好。

……但沒騎多久又鬆了,於是之後就是一連串的下車鎖緊之旅……
15:07經過九曲洞,有點想去散步但因為懶又作罷;
之後又接連經過流芳橋、魯丹橋,
在經過轉往布洛灣入口前的隧道遇到了一隊自行車隊,
不過因為沒前燈所以不太敢打招呼,怕嚇到人;
16:11到了溪畔,在這邊照了幾張溪畔壩的照片;
在16:56到了長春祠,和來自馬來西亞的遊客們聊了聊,在這邊待到17:18。

最後到太魯閣的時間是17:31,時間因素沒有去太魯閣遊客中心,直接往新城方向走。
在17:49到了新城,18:03在全家用晚餐並且miss掉一班往臺北的火車,
到了車站才知道接下來要八點多才有車,而且只到福隆……

沒辦法,在想早點回家的念頭催促下,心一橫搭了快五百塊錢的小黃到了花蓮,
搭上七點半往臺北的自強號,十點抵達臺北車站。
儘管很累,但感覺好像要騎回家比較有感覺,硬是又騎了快一個小時,總算是平安到家,
結束了四天四夜的中橫東段之旅:)

==

第四天里程數(筆記及手算,因為記得還算清楚):

出發時間:04:29(台8線117k)
抵達時間:17:55(台8線190k)、18:30(新城車站)
總里程數:73k(計算至190k,90%以上的長緩下坡)
騎乘時間:8:08'
平均時速:8.98km/hr

==

此次行程總檢討:

一、行程可考慮縮減為三天三夜:埔里→清靜→觀原→新城。

二、裝備不夠完善;雖有補胎片和打氣筒,但還缺前燈、扳手、貨架背帶;特別是前燈。

三、考慮加帶盥洗用具,這次是因為大部分住民宿所以還有供應。

四、獨輪車前方的防摔片會和車褲內側摩擦,車褲已經有點受損,
可能要先把防摔片磨光滑或貼上膠帶,有必要時甚至要帶膠帶上路。

五、貨架及摔車的問題;加上貨架後,車子摔倒時人雖然能安全下車,但貨架首當其衝。
需要一陣子的練習習慣貨架在後頭甩來甩去的感覺,
以及遇突發狀況下車時能及時抓穩獨輪車避免貨架撞擊地面受損。

六、若打算搭火車,能事先查好時刻表為佳。

七、常往外跑的話,該弄台更好的相機了;照相的點也可以更多,方便遊記整理。

八、盡量保持手機有電有收訊避免家人擔心:( 儘管有收訊有點難。

九、雖然是奢求,但我希望臺灣能有獨輪車加裝把手的技術,
騎長距離撐著可以減輕屁股痛楚,輕鬆非常多。(但可能需要練習使用把手)

十、裝備仍然不夠精簡,水可以再少一罐600mL、凡士林個人覺得不必要。
(若是走完全一樣的路線,水甚至可以只帶一罐1.5L,因為補給點相當充足)

十一、運氣好沒遇到下雨,不知道下雨天同樣的外胎是否能有同樣的抓地力?仍待觀察。

==

此行裝備:
Taroka道路家26"鋼絲獨輪車(但內外胎都有換過,外胎建議用原廠的抓地力較佳)、
快拆式貨架和貨袋、後車燈、南投花蓮地圖、
車衣、車褲、袖套腿套、排汗衫、運動長褲、內褲*2、風衣外套、安全帽、輕便雨衣、
涼鞋、防晒乳、迷你打氣筒、3M補胎片、手機*2、錢證件和錢包、筆和筆記本、
水瓶(1.5L*1加民宿的600mL*2)

沒有留言: